2月以来,环保类上市公司“瘦身”(即出售资产)案例日渐增多。其中,圣元环保拟以3.82亿元剥离污水处理业务,国中水务拟以3.38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东营国中100%股权,远达环保拟对控股的新能源资产进行剥离……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出售低效资产“甩包袱”、聚焦优势主业“调结构”,或是环保企业进行剥离资产的主因。“这反映出行业在经历快速扩张后,企业开始更加注重财务健康和业务聚焦,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回溯来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中,不乏一些企业通过聚焦核心优势领域、剥离非核心资产,最终在细分领域脱颖而出并成长为头部企业的案例,盈峰环境便是典型代表。在当前行业背景下,环保企业再次选择“瘦身”,又有何深意?
水务板块“高频”被剥离
从近期环保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案例看,水务板块成为多家企业业务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首选领域。2月12日,圣元环保披露,公司拟将持有的泉州市圣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和福建圣泽龙海水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中闽水务,交易对价为3.82亿元。
资料显示,圣元环保自成立以来,主营业务为垃圾焚烧发电和城市污水处理。其中,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为公司发展基本盘,业绩贡献占比高。圣元环保在公告中直言,公司污水处理业务近年来未有新增产能,且该项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在目前公司整体业务中贡献营收及利润占比较小。
对于此次剥离污水处理业务相关资产,圣元环保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公司在夯实巩固现有垃圾发电主业基本盘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重点发展以原料药牛磺酸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大健康新产业。同时,本次交易收到的股权出售价款,可用于归还银行贷款、补充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支持公司核心业务发展。
再看国中水务。2月12日,公司披露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营国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营国中”)100%股权出售给东营市河口区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3.38亿元。
与圣元环保不同,国中水务此番出售的是旗下核心主业的盈利子公司。公告显示,2023年度,东营国中营收占国中水务营收的19.32%、归母净利润占比为37.04%;2024年前三季度,东营国中营收占国中水务营收的26.18%、归母净利润占比为146.11%。
国中水务解释称,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所需,符合公司未来战略布局,有助于公司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并有利于增加公司现金流储备,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公司一直在转型,所以水务资产是在收缩的。”此前,公司在回应媒体时如此表示。http://www.bj6611.cn/
上一篇: 人人搬家难修的“绝版车”